Arts as text

藝術即文本

巴特 ─── 藝術即文本


        羅蘭 · 巴特是結構主義(structuralism)這個文化分析學派的奠基人,他的中心思想源自於索緒爾的作品。索緒爾認為,並非使用每種語言的個別說話者,都無法決定他們所用字詞的意義,而是言詞的意義早由說話者使用的既存意義系統決定。

        在〈作者之死〉(The Death of the Author)一文中,巴特提出如尼釆的名言「上帝已死」一樣挑釁的主張。他引用一般結構主義者對「藝術家」一詞的批評,批評「藝術家」本身就帶有藝術品創作者或作者的意涵。就像比爾斯里(Monroe Beardsley)一樣,對很多藝術和文學的理論家而言,藝術家就是想要為自己勞動的產品冠上藝術之名的人。

        根據巴特的說法,現代主義(modernism)迫使我們重新評估一個概念:被安上現代主義頭銜的作品,用結構主義語言學為模式的技巧分析後,會發現考慮作者意圖對欣賞這些作品而言是多餘的,他並舉出馬拉美(Stephane Mallarme, 1842–1898,法國象徵主義詩人)和普魯斯特(Marcel Proust,1871–1922,法國小說家,著有《追憶似水年華》)兩人作品作為討論案例。概括而言,談論作品時與其說作品與作者的關聯是具有決定性影響的唯一要素,巴特寧願去注意文本(text),即撰稿人互相競爭的「書寫」整體(或是用現在人們偏愛的字眼「論述」),而撰稿人也已被他用「已死的作者」一詞代替,因為撰稿人並非在創作,而只是在引述。撰稿人可以只將他手邊已有的論述,當成唯一的引述來源,但仍要將這些引述的材料形塑成統一的整體,就如早先理論家認知為藝術創作的產物,最後撰稿人所要做的就是整合材料,成為混合物。單一文本中存在著互相競爭的個別論述,正是結構主義評論者最感興趣之處。

        對羅蘭巴特來說,作者不再是意義的來源,他認為取代作者地位的是讀者,因為讀者可以藉由對組成作品、互相競爭的文本進行解碼,建立超出作者地位的影響力。

        雖然巴特多半在談文學作品,但是他的理論也已被廣泛應用在其他藝術領域。「藝術家就是藝術作品源頭」的概念流傳已久,擁有令人肅然起敬的悠久歷史,可以追溯至十六世紀的歐洲,近代個人地位興起的年代,但對巴特而言,現代主義的來臨就暗示著這種概念的終結。

        巴特的書寫為藝術家和理論家帶來極大的影響,因為他揭開了後現代的序幕,藝術家和理論家也不再將藝術視為作者操控作品意涵的產物。取而代之的是,他們相信最好的作品就是可以容納多種彼此競爭的概念。而巴特和他的追隨者之間的區別,就在於他強調的是引述,而不是原創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