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no Art

折光畫《澎湃》

      一粒原子由一百萬分之一納米的白色,去到一千納米的黑色,黑色粒子是光吸收它,白色是光穿過了它,中間的10至50納米,就是光折射出來。為何天空是藍色?因為地心吸力吸引十納米的粒子。木星為何是紅色?因為它體積較大,吸引到五十納米的粒子。人看到顏色是因為 "光被吸收" 和 "光折射"。  黑白相紙應沒有顏色,只有銀原子。現利用這種媒介的特性,在10至50納米之間折光的反射範圍作畫,可說是10至50納米之間的藝術,所以亦稱為納米藝術 (Nano Art)。

Chromoskedasic 折光畫

      Chromoskedasic 這個字是柯達的科學家 Bryant Rossiter命名的,在研究「折光畫」的原理上,柯達也作了不少貢獻,包括用電子顯微鏡證實納米微粒之大小與顏色的關係 (見 Scientific American, Nov,1990)。用黑白相紙繪畫其中一個特色,可以甚麼液體也不用,只用光便可畫。某程度上跟電腦十分相似,用電子畫一樣。